close

  在日前舉行的第三屆(中國)天使投資與創業教育高峰會上,中國創業智庫理事長、清華大學DMC創業教育項目核心專家趙延忱透露了兩個有些令人遺憾的數字——國內最早嘗試開辦“創業先鋒班”的一所知名高校,畢業5期學生,畢業生創業人數為“零”;2012年經教育部批准設立創業相關院系的兩所大學,如今學生臨近畢業,選擇創業的人數也是“零”。(11月25日《中國青年報》)
  俗話說得好,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創業先鋒班”的畢業生創業人數為零,創業院系的學生沒有創業的欲望,兩個大“零蛋”多少有些令創業教育者臉上掛不住。至少說明瞭我們的創業教育有問題。長此以往,這樣的“創業先鋒班”還能不能繼續辦下去,恐怕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那麼,創業教育的問題出在哪裡?
  在一個“白富美”、“高富帥”備受人們推崇的時代,全民的創業熱情空前高漲。的確,“貧窮不是社會主義”,學會合法掙錢再用不著羞羞答答。特別是就業形勢日趨嚴峻的今天,大學生能夠創業,的確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好事。
  但是,創業畢竟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創業教育課堂上的那套東西,拿到現實生活中未必管用。看看當今中國的哪些創業大佬們,恐怕沒有一個受過正規創業教育。馬雲上過創業先鋒班嗎?王健林上過創業先鋒班嗎?肯定沒有。
  有需求就會有市場,創業教育受追捧也就順理成章。然而,“創業先鋒班”無人創業,折射出當前創業教育亂象。據國內最早從事創業教育研究的學者趙延忱披露,我們的創業教育忽略或者沒有意識到要按照企業生成的內在規律辦事。學校只是把案例打包成編織袋給了學生,並沒有將創業規律教給學生。
  創業教育的核心在於創新,離開了這個核心,創業教育就是舍本求末。前人成功的創業案例,對於大學生來說可能有啟發意義,但絕對不是某些人聲稱的“可以複製”。事實也是如此,很多創業者之所以失敗,就是看到別人賺錢眼紅,一哄而上,最終由於沒有自己的“獨家秘笈”,要麼做不大,要麼走向末路。
  最近,3位哈佛學生的“把蟋蟀拿來吃”獲得美國眾籌公司的投資,1300個美國人出資7萬美元給3位大學生賣蟋蟀,蟋蟀被做成了海鹽、碳烤、起司三種口味的零食,出現在公眾面前。透過這個“洋案例”,我們的創業教育者們不知有何感受。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創業教育的尷尬,恐怕正是緣於創業教育過於急功近利。創業教育不能貪大求洋,不能與實踐相脫節,更不能與學生的所學專業相脫節。“創業先鋒班”的名字再響亮,如果給學生傳授的都是“水貨”,學生只能是一頭霧水,創業也只能是水中撈月。
  文/張衛斌
  
  (辣味時評,一掃就行!歡迎各位親愛的作者關註紅辣椒評論官方微信!同時官方微信平臺將不斷推薦展示優秀作者!)  (原標題:“創業先鋒班”無人創業是誰的尷尬)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s97ysrnr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